最近科技圈都在疯传一个消息:国内AI新秀DeepSeek估值已经突破百亿。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在清华听的一场讲座,计算机系的李教授专门聊了这个话题。听完我才明白,原来这个看似突然冒出来的AI公司,背后藏着这么多门道。
先说说这个DeepSeek什么来头。去年这个时候,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。但就在这短短一年里,它先是发布了几个惊艳的AI模型,后来又传出获得腾讯、红杉这些大机构的投资。最让人吃惊的是,上个月有消息说它的估值已经冲到120亿了。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反应是:这也太夸张了吧?
李教授在讲座上打了个比方,说这就好比十年前看字节跳动。当时今日头条刚出来,很多人觉得不就是个新闻APP吗?结果现在回头看,人家早就布局了整个内容生态。DeepSeek现在的情况就很类似,表面看是做AI模型,实际上是在下一盘大棋。
那具体值钱在哪呢?李教授讲了三个硬核原因。首先是技术底子够厚。他们团队核心成员都是清华、北大出来的,在机器学习领域深耕了十几年。有个细节很有意思,他们最早做的是金融领域的AI预测模型,后来才转向通用AI。这就跟别人不太一样,是一步步从专业领域打出来的。
第二个值钱的地方是商业化路径特别清晰。现在很多AI公司还在烧钱阶段,DeepSeek已经找到变现的路子了。比如在金融行业,他们的模型能帮银行做风控,准确率比传统方法高15%以上。医疗领域也有突破,有个三甲医院用他们的系统读CT片,效率直接翻倍。李教授说,这种能立即落地的技术,投资人最喜欢。
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第三个价值点——数据优势。大家都知道AI拼到最后就是拼数据,DeepSeek聪明就聪明在早期就锁定了几个关键行业的数据源。像跟某大型保险集团签的协议,能拿到脱敏后的千万级保单数据。这种独家资源,后来者花十倍价钱都买不到。
现场有同学问,现在大厂都在做AI,DeepSeek怎么跟它们竞争?李教授笑着说,这就好比问小餐馆怎么跟五星级酒店抢生意。大厂确实资源多,但船大难掉头。DeepSeek这种创业公司反而灵活,一个十几人的算法团队,两个月就能迭代一个新版本。他们最近推出的代码生成模型,就是靠这种快速迭代,在某些细分场景已经超过GitHub Copilot了。
说到这我想起个事。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创业活动,碰到DeepSeek的一个工程师。他跟我说了个细节,他们办公室挂着块白板,上面写着”每天进步1%”。看着简单,但算算就知道:1.01的365次方是多少?37倍!这种指数级的进步速度,可能就是他们估值暴涨的密码。
当然李教授也提醒,高估值不等于没风险。现在AI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政策不确定性,哪天来个新规可能整个商业模式都要调整。还有就是人才争夺战越来越激烈,听说DeepSeek最近给核心算法工程师开出了200万年薪,这成本压力可不小。
讲座最后有个互动环节,有投资人问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?李教授的建议很实在:如果是财务投资,现在估值确实不低了;但要是产业资本,可以考虑战略合作。毕竟像DeepSeek这种有核心技术、又能快速商业化的AI公司,放在全球市场都是稀缺资源。
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,中国AI发展真的进入新阶段了。以前总说我们缺原创技术,现在DeepSeek这样的公司证明,只要方向对了、团队够硬,照样能跑出世界级选手。下次再听到某某公司估值破百亿,可能我们该先问问:它到底解决了什么真问题?创造了什么真实价值?就像李教授说的,泡沫终会破灭,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永远值钱。
对了,听说下个月DeepSeek要发新一代模型,据说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优化的。到时候一定得关注下,看这个百亿估值的AI新贵,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heprompt.cn/deepseek-2/1358